发布时间:2018-11-18 作者: 浏览次数:次
兵团日报 2018年11月18日第01版
●兵团日报记者 陈琼 通讯员 赵娟
“疾控中心和医院住院楼距离很近,可以共用一个消防水池,避免浪费。”
“您来看一下图纸,设计与现实情况不符,请你们再与设计院沟通一下。”
11月16日一大早,吴建荣就忙碌在工地上,与二师三十八团河北医院工程项目负责人沟通施工情况,商讨问题解决办法。
吴建荣是三十八团经济发展办公室的一名科员,2009年毕业于塔里木大学城镇规划专业。
“我是团场孩子,又从兵团的大学毕业,就想回到团场,为兵团小城镇建设尽一份力。”毕业后,作为兵二代的吴建荣义无反顾地来到三十八团,这一扎根就是将近10年。
三十八团2008年开始建设,2011年11月正式挂牌成立。
“来到三十八团,才知道什么叫荒无人烟,一望无际的沙漠,零星的几个作业点。”作为三十八团的第一批建设者,建团时的艰辛,吴建荣历历在目。“住的是彩钢房,饮用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拉,洗澡就是一盆水往头上一扣。风沙时不时来上一场,吃饭的时候经常是半碗米半碗沙。”吴建荣回忆道。
2010年7月,三十八团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洪水,洪水将三十八团二级电站和输水干渠局部冲毁。
电站和渠道关乎着团场用电和农业灌溉用水安全,为做好渠道抢修工作,吴建荣和同事们积极投入到抗洪工作中。哪里最危险,他就出现在哪里,一次次毫不犹豫地跳进冰冷的洪水中,装沙袋、搬石头、绑扎铁丝笼……
在防洪堤坝上整整奋战了20多天,即使嗓子哑了,身上被晒脱了皮,吴建荣仍然坚守在岗位上,抢修渠道。
经过近10年的磨砺,现在的吴建荣已是三十八团经济发展办公室的“顶梁柱”。他参与了三十八团多项基础设施建设,团场进场道路、廉租房、足球比分直播教学楼等工程,都有他的心血和汗水。
10年青春,吴建荣见证了团场干部职工群众用汗水把沉睡的沙海变成绿洲,看到了大家一步一步建设着美丽的三十八团。吴建荣也把梦想寄托在这片沙海中,无怨无悔。
新闻链接:http://epaper.bingtuannet.com/pc/cont/201811/18/c47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