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兵团日报在一师阿拉尔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新疆汉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大棚内,通过精细化管理的沙培蓝莓长势喜人(摄于6月20日)。在一师六团七连蔬菜产业示范基地,工作人员察看沙培辣椒生长情况(摄于6月23日)。在阿克苏市阿依库勒镇“千亩万吨”蔬菜产业基地,塔里木大学“设施果蔬黄沙无土栽培”技术科研团队成员现场采集番茄生长数据(摄于6月15日)。●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郑娅莉 陈琼 文/图在传统认知中,沙漠和...
来源:学习强国兵团黄沙无土栽培模式开辟盐碱地利用新赛道,作物增产20%,水肥利用效率提升30%——盐碱荒漠变成“果园菜仓”在传统认知中,沙漠和沙地往往被视为农业发展的障碍。然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在一师阿拉尔市、十四师昆玉市,以及阿克苏、和田、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等地推广黄沙无土栽培模式,不仅实现了土壤改良与产能提升的双重突破,更催生出“点沙成金”的现代农业新模式。一组亮眼数据印证着这...
来源:环球时报Professor Gemingguli Muhetai of Tarim University, dresses in Kazakh traditional costume. Photo: Courtesy of Gemingguli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Central Asian countries is increasing, especially in the fields of biodiversity research, water resources, crop science, food safety, and modern agriculture. Professor Gemingguli Muhetai of Tarim University, in Northwest China's Xinjia...
来源:新华社新华社乌鲁木齐6月24日电 题:新疆沙海披“绿”焕“新”新华社记者魏玉坤、顾煜记者日前跟着“环着沙漠看新疆”主题采访团走进阿克苏地区沙雅县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内看到,一排排梭梭、白刺扎根沙地,牢牢“锁”住了风沙,林下的肉苁蓉长势良好。沙雅县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荒漠占到县域面积的超八成。当地因地制宜、多措并举,统筹推进防风固沙和经济社会发展。“我们在示范区内培育出了梭梭等5种灌木植物,并...
来源:中国网6月14日,塔里木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李志军(中)在胡杨培育温室向同学们讲解胡杨幼苗培育要点。中国网记者 董宁 摄影中国网讯(记者 董宁 房小琪)历经 40 多年接续奋斗,2024 年 11 月,我国完成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 285 公里空白区的锁边工程。至此,总长 3046 公里的环塔克拉玛干沙漠生态屏障全线成形,防沙治沙工作取得阶段性突破。在这圈守护绿洲的 “绿围脖” 中,胡杨树以 “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
来源:工人日报有这样一所大学,在这里,不仅有让胡杨育苗时间从2至3年缩短至4个月的“胡杨公主”李志军团队,还主导建设了为塔克拉玛干沙漠动态变化监测、沙漠锁边后长期生态治理监测、极端天气预警、灾害预防、农业生产、水利等方面提供精准数据与决策支撑的“塔大胡杨一号”卫星及“塔里木云”卫星大数据平台以及塔里木大学卫星大数据中心。它就是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共发展、与新疆共命运的塔里木大学。建校以来,培养毕业...
来源:新疆日报□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谢慧变“这竟是胡杨苗!这么纤细幼小!”6月14日,在阿拉尔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智能温室大棚内,面对高约10厘米、青翠欲滴的胡杨幼苗,“环着沙漠看新疆”全媒体报道团队的记者们惊叹不已——这与他们印象中沙漠里虬枝盘曲、饱经风霜的胡杨巨树形成鲜明对比。“这是我们刚育成的30万株胡杨苗。”塔里木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李志军轻抚苗床介绍,这些苗子预计7月移栽至沙漠最前沿,只...
来源:文明兵团6月14日,“环着沙漠看新疆”全媒体报道团队探访塔里木大学,被誉为“胡杨公主”的李志军教授介绍通过叶片分子标记快速鉴别幼苗性别的技术,该项研究将传统需6至10年的开花观察周期缩短至实验室即时检测。研究发现,胡杨雄株具有更强的抗病基因、更优的干型及生长高度,是人工防护林的理想选择,为沙漠生态治理提供了精准种苗筛选方案。新闻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0zcYszIL5cWNA6RTUNX51w
来源:新疆广播电视台新疆广播电视台/丝路视听讯(记者 郑晋哲 杜威)6月14日,“环着沙漠看新疆”采访团走进阿拉尔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智能温室。只见一排排嫩绿的胡杨幼苗排列整齐,格外引人注目。这些胡杨幼苗仅用3个月就长至20厘米,是全国首个快速育苗技术的培育成果,不久后将被移栽到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用于生态修复工作。成果背后,离不开塔里木大学团队的努力。他们运用水肥智能调控等技术,将胡杨育苗周期从原本的2 - ...
来源:石榴云/新疆日报6月14日,阿拉尔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智能温室,塔里木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李志军(中)向同学们讲解胡杨幼苗培育要点。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 汤永摄影报道)6月14日,阿拉尔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智能温室内,一排排嫩绿的胡杨幼苗整齐排列,塔里木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李志军正带着研究生仔细检查幼苗生长情况。这些3个月长至20厘米的幼苗,是全国首个快速育苗技术培育成果,即将移栽至塔克拉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