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0 作者: 浏览次数:次
来源:兵团日报
9月17日,周岭(前排右)在给学生介绍农业剩余物多联产技术。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曹玲玲 摄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秦俊伟 张美玲 李和平
“每当科研项目取得进展,周老师考虑最多的是如何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职工群众口袋中看得见的利益,她的心里总是装着职工群众。”9月17日,说起塔里木大学机械电气化工程学院教师周岭,该学院学生许伟国言语中流露出敬佩。
周岭是塔里木大学农业机械化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是一位“扎根泥土潜心科研”的农科人,致力于用科技为职工群众增收。
无论是在连队还是乡村,职工群众经常能在田间地头遇见“在实验室里待不住”的周岭。多年来,周岭和她的团队潜心钻研农机装备和资源利用开发,助力职工群众增收致富和乡村振兴。
在周岭的笔记本里,记录着职工群众的技术需求,她会按照职工群众的需求,把实验室里的一个个科技成果带到田间地头,转化为职工群众增收致富的“金种子”。
多年来,她的足迹遍布23个县市,协助基层攻关课题17个,为职工群众传授技术,受益职工群众1.5万余人,协助农机企业完成各类农机具的零件测绘、零部件维修以及农机安装调试等工作,完成图纸绘制近百余张。
科研是教学的基础与保证。周岭在承担日常的本科理论与实践教学同时,还承担了研究生的教学任务。她承担的“工程力学”是一门理论性强、同时又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为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她始终坚持“学生为主,教师为导”的教学理念,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运用讨论、设问、现场教学等教学方法,积极探索科学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她用2年时间建立了数据庞大的机构模型数据库,让学生通过动态模型演示直观透彻地了解力学知识。
周岭还将“兵团精神”“胡杨精神”融入专业教育中,让她的学生成为“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各行各业技术骨干,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谈到自己的研究领域时,周岭说:“科研需要兴趣做支撑,只有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才能甘于寂寞、深入研究。在什么岗位上就要做好什么样的事情。我喜欢探索,对我来说,科研是一种乐趣。”在完成日常教学与管理工作的同时,周岭惜时如金,积极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关注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努力提高科研能力和业务水平。
多年来,周岭坚持需求导向,助力破解产业发展难题。针对棉纺企业印染污水排放问题,她积极引荐“无水印染”技术进企业,推动南疆纺织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率领科技团队研发耐磨性提高约30%的棉花摘锭,在1万多亩棉田推广,为棉农节约成本28.9%,创收252万元;针对棉秆、畜禽粪污等农牧废弃物利用低值低效问题,她攻坚克难,使研究成果棉秆基木醋肥落地南疆,建立年产5万吨有机肥料厂,每年创收5000万元,为当地各族职工群众提供一批就业岗位。
周岭说,农业科技成果要走出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让职工群众享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好处,才能体现科技成果的自身价值。
记者手记
说起自己所从事的科研事业,周岭的眼里有光;说起自己带过的学生,她的脸上满是骄傲。
眼中有爱,心中有光。无论是教学还是科研,周岭身上都展现出为科学献身的执着。她以几十年如一日的敬业精神深耕教育事业,开启了塔大学子探索科学的大门,她在平凡的岗位上尽显新时代女性魅力,传递着力量和希望。
新闻链接:http://epaper.bingtuannet.com/pc/cont/202310/10/c1055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