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2 作者: 浏览次数:次
来源:团炬
塔里木大学果树学教师团队在十四师皮山农场对职工群众进行红枣冻害补救管理技术培训(资料图片)。林敏娟摄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在兵团,塔里木大学坚持以胡杨精神育人,为兴疆固边服务,坚持扎根南疆大地办大学,培养了一批扎根边疆、服务边疆的有用之才,勇担使命、砥砺奋进,努力成为一所具有兵团特点、南疆特色的高水平大学。
塔里木大学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水平教师队伍的不懈努力。作为塔里木大学众多教师团队中的一支,近日,塔里木大学果树学教师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此次能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是对团队的一种激励。我们会肩负责任,做好科研教学工作,培养更多的人才。”该团队负责人吴翠云说。
立足南疆大地,坚持科研教学,培养专业人才,提供科技服务,是塔里木大学果树学教师团队追求的目标。
打造一流教师队伍,增强科研教学能力。塔里木大学果树学教师团队现有24名教师,其中13名有博士学位,获得省部级以上人才称号8人,兵团科技特派员有13人,有研究生教学团队1支,科技创新团队3支、兵团科技特派员服务团队4支,核心课程群团队3支。团队的教授、副教授均承担本科生、研究生教学工作。
“我们每年都有优秀年轻教师补充进来,团队的综合实力不断提升,以保证科研教学的质量。”吴翠云介绍。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提高科学研究能力,是该团队坚持的宗旨。如何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以复合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该团队注重教学研深度融合,构建了“一体两翼”型园艺专业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以耕读教育为载体的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多维立体化教学资源平台,构建“产赛教创”融合的园艺专业创新创业培养模式,在实践中激发学生潜能。
“团队的每一位教师都对我们十分负责,不论是在课堂还是在实验室,每个环节老师都会耐心讲解知识、传授科学技术,我们进步得都很快。”作为吴翠云的博士研究生,周晓凤深有体会。
近5年来,该团队获批大学生和研究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66个,获省部级以上各类竞赛奖励28人次,团队成员培养硕士研究生173名,培养博士研究生7名,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
为了加快林果科技成果转化速度,该团队聚焦南疆林果业产业发展需求,以实际问题为导向,潜心于林果业提质增效的基础研究与产业化应用,开展种质资源评价、重要形状种质与基因资源挖掘研究工作,研发密植园改造及提质增效综合技术、主干结果型枣树轻简化栽培模式与技术等,建立了兵团级特色果树种质资源圃,筛选出特异种质及优良品种候选材料36份,选育推广早熟优质抗寒梨新品种“新梨七号”。
近5年来,该团队承担国家、省部级、校级科研项目80个,建立示范基地5个,获得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兵团科技进步奖等奖项3个,专利授权30余项,出版专著8部,有软件著作权6项,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多项科技研究成果在南疆得到广泛应用,推动南疆林果业高质量发展。
“我们团队的定位就是建立疆内一流、国内有影响力的特色学科团队,聚焦特色林果新品种选育、轻简化栽培开展科技攻关,生产高品质水果。”吴翠云说。
做实做细科技服务,用科学技术帮助职工群众,是贯穿于该团队科研教学的一条主线。
在每年的果树管理关键期,该团队奔赴南疆农牧团场、乡镇,在田间地头为职工群众开展果树种植技术培训,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形成了“专家教授变顾问、成果变项目、科技变产业”的科技服务模式,切实为职工群众排忧解难。
“一些职工群众不了解果树种植知识和技术,经过我们的科技服务后,他们种植的果树品质和果品产量都有所提升。”该团队教师成员林敏娟说。
近年来,该团队获批新疆昆玉红枣科技小院、新疆温宿核桃科技小院等4个国家级科技小院,建立了7个产学研基地、3个科技示范基地;示范推广新技术、新成果20余项。在南疆示范推广面积超过160万余亩,受益职工群众达6万人次。(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