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比分直播首页

媒体塔大
当前您的位置: 足球比分直播首页 - 媒体塔大 - 正文

【兵团日报】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理论逻辑

发布时间:2023-04-24 作者: 浏览次数:次

来源:兵团日报 发布时间:2023-4-24

●杨明芳 徐东黎

党的二十大报告以“六个坚持”对中国竞彩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出系统概括和阐述,并将“坚持人民至上”作为首要内容,突显了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价值取向和立场原则。作为党的执政理念和行动原则,“人民至上”闪耀着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真理光芒,凝结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的智慧力量,成功规避了西方“资本至上”的陷阱。系统阐述和深入挖掘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理论渊源,对于激励人民投身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坚持人民至上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继承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内容,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的决定性力量,是坚持人民至上的立论之基和发展之源。马克思主义业已指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创造的主体。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剖析资本主义社会,厘清了资本的发展脉络,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实质,即资本家疯狂榨取无产阶级剩余价值,阐明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正如马克思所言:“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马克思通过对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产生、发展及其相互对立和斗争的深入剖析,得出“两个必然”的重要结论。充分认识到只有无产阶级方能毁坏资本压迫的旧制度,只有依靠人民力量才能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体现出马克思高度重视人民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此外,马克思主义将寻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进而实现“人类解放”视为最高理想。马克思预见了在共产主义社会,人作为“自由人联合体”将彻底摆脱对人和物的双重依赖,抵达“自由个性”阶段。在马克思看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包括“全体社会成员”,每一个“现实的人”都要实现自我解放,所追求的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在这种崇高理想和目标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为理论基石,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紧紧团结和依靠群众,以消灭剥削和两极分化、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奋斗目标,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坚持人民至上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和创新

中华民族在数千年传承和发展中孕育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稳固的精神基因。其蕴藏的爱民、富民等优良传统,为坚持人民至上理念提供了深厚的文化根基。一是爱民思想。历朝历代都将亲民爱民、百姓安乐作为施政的重要保障。唐太宗在位期间常与大臣探讨国家兴亡之道,得出“君舟民水”“国以人为本”的结论,并将不误农时、爱惜民力、轻徭薄赋等政策贯彻到执政实践当中。爱民思想还突出体现在古代思想家的政治主张层面,其中《礼记·哀公问》有言:“古之为政,爱人为大”,认为要将爱民视为执政的第一要务。孟子倡导施仁政,提出“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政治主张。老子则有着浓厚的爱民情结,提倡尚民为先、无为而治的理念,其核心就是“爱民治国”,让老百姓休养生息。二是富民思想。富民思想最早来源于《尚书》中“惠民”“政在养民”的理念。西周时期,统治者为缓和阶级矛盾,提出了“损上益下,民说无疆”的富民观。进入春秋战国,富民思想进一步发展。从孔子提出“藏富于民”的思想,到其继承者孟子主张“薄其税敛”“制民恒产”的观点,再到荀子言“节用裕民”“上下俱富”,以及墨子的“勤俭节用、富国安民”思想,最后到法家的《管子》提倡“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诸子百家均从不同角度对富民思想进行了阐述。古代爱民、富民思想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阶级矛盾、减轻了百姓负担,但究其本质仍是使民为君,维护专制,带有历史局限性。坚持人民至上在充分汲取爱民、富民思想营养和智慧的同时,还从根本上实现了对其的扬弃和创新,是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

坚持人民至上是对西方资本至上逻辑的摒弃和超越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之后,西方国家开启了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在此进程中,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奉行“资本至上”逻辑,对内加紧对大众的剥削和压榨,对外通过殖民扩张和侵略战争进行掠夺。从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利用圈地运动压榨农民,到机器大工业时代剥削工人剩余价值;从寻找新大陆、建立贸易据点,到对外侵略扩张,掠夺财富,资本主义发展始终建立在剥削压迫、对外扩张和殖民掠夺的基础之上,充满了血腥和暴力。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资本至上逻辑的弊端愈加凸显。首先,资本至上逻辑导致全球贫富分化加剧。在资本主义体系中,资本家利用资本输出和回拢攫取利益,通过占有工人阶级的劳动成果获得了绝大多数的社会财富,而广大工人阶级只占有社会财富的极小部分,将不断困于贫穷之中。循环往复,持续积累,从而导致全球范围内“穷者越穷,富者恒富”的两极分化格局。其次,资本至上逻辑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资本至上表现为资本无序扩张,预示着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市场规则的不透明性、供给结构失衡等问题将会一直存在,市场竞争机制也将因此失去效力。长此以往必然导致市场失灵,从而阻碍生产力向前发展。最后,资本至上逻辑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原则,在经济运行过程中过度追求物质利益,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来谋求一时的发展。不仅对本国生态系统造成难以修复的破坏和影响,制约了本国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后期通过资本输出,在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掠夺资源污染环境,引发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与之相反的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反对两极分化,保证现代化建设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有效缩小了收入差距;鼓励公平竞争,破除行政性垄断、地方保护和不正当竞争等妨碍市场主体有序发展的行为,促进了资本的健康发展;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统筹环境治理、生态保护和发展经济相统一,明显缓和了人与自然的冲突和矛盾。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摒弃了西方发展模式的弊端,实现了对西方资本至上逻辑的超越。

综上所述,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汲取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所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这一精神财富承继于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核心理念,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底气所在;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沃土,是我国古代先人留给后世子孙的宝贵文化遗产;超越于西方资本至上的价值逻辑,闪耀着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人文光辉。

(作者单位:塔里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新闻链接:http://epaper.bingtuannet.com/pc/cont/202304/24/c1042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