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9-04 作者: 浏览次数:次
2022年8月3日,塔里木大学机械电气化工程学院足访红迹·追梦胡杨社会实践团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感悟长征精神。
对于小队来说,会宁的红色遗产就如同一个个华美的音符,它们澎湃在城市的乐章里,等待着人民去在传承中发展,在继承中创新。今天,小分队赴南通实地寻访红色精神,用自己的力量传递红色故事,期待着革命精神在当代能不断的传承与发展,那么定有明天,千千万万名志存高远的中华人民,为国立命,为民立心。当然,为建设祖国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则一直是我们青年大学生矢志不渝的追求。
在会师园中,最吸引人的便是会师纪念馆,进入会师纪念馆首先看到的是人的铜像,都是革命先烈的,他们看起来热情洋溢,让人十分崇敬。随着脚步的延伸,看到的是一排又一排的图画,与一排又一排的字 上面书写着共产党人所经历的战役 所经历的困难,当然也有红军长征路上的部分战役以后或者故事的图画,有飞夺泸定桥的 、爬雪山、过草地的,还有军民一家亲的场面 。小时候看它觉得很好玩,长大之后,再仔细的观察它,看到的都是沧桑,看到的都是一往无前的精神,看到的都是革命先烈们的鲜血,那些个小人好像被赋予生命一样,在图画的篮子里跳跃 奔跑,让我们身临其境 仿佛长征的故事就在昨日,仿佛就在此刻上演。
图为在长征胜利景园红军长征会宁胜利大会师的决策者、指挥者雕塑,学习伟大的长征精神。中国青年网 王晓冬 供图
在长征纪念馆,看到一双双草鞋、一块块草根。我想,他们每个人的心里,一定都有一个对未来中国的美好憧憬,并且,他们坚信,这样的美好的中国一定会变成现实。所以,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不顾自身安危,定要收复失地。保家卫国。难道他们不怕死吗?只是他们将中华民族的大事业放在最前,为了改变中国任人宰割的局面。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使命,他们的牺牲,让我们看到了他们的伟大。在战争年代,他们鼓舞人民为革命奋斗,而现如今,他们又教我们如何坚强的去面对生活中的艰难困苦。
观看完图画和动画之后,看到了会师纪念馆中储藏的文物,有红军使用过的枪支弹药,皮夹还有穿过的草皮、草鞋,以前也只觉得好奇,现在想着都是满眼的心疼,都是长征路上的不容易,都是对美好生活的珍惜。会师纪念馆参观完毕后,沿着会师门的楼梯上去,上面有一所小房子,里面是革命先烈的亲人捐赠的革命先烈的遗物。我仿佛看到了一种大公无私的精神,十分的感慨。会师园里不是那么吵闹但是却默默的滋养着人心。
图为长征时红军战士穿过的羊皮大衣。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徐瑞艳 供图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在景园里,在烈士陵园里,感受着那亘古不变的热烈与热爱,他们热爱着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民族、自己的人民,他们将那一腔热血、一腔热忱毫无保留的献给了国家、民族与人民,哪怕自己头破血流。然而,他们之中的很多人,我们连名字都不知道,我们的寥寥几笔,便是他们的一生。
通过走访慰问了部分老党员和退伍老兵,致以崇高的敬意和亲切的问候。红色基因凝结着老一辈革命家的艰辛探索和卓越智慧,承载着无数革命先烈的赤胆忠诚与牺牲奉献。走访退伍老兵的家,一进去就感觉非常的温暖。
图为走访光荣在党50年老爷爷、抗战老兵家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董泽宁 摄
在时间的冲刷下,老红军的身躯日渐佝偻。他们的记忆成为点点碎片,但他们的执着而坚定的眼神,浓缩着中华民族的坚强毅力。老爷爷坐在沙发上,面带着微笑,布满皱纹的脸上可以看出他的沧桑岁月。老兵讲解他的红色之路还有他对党的理解和认识。当他谈及到党和从军的经历,他显得有些激动,像是打开了话匣子一般,滔滔不绝。回忆往事,老爷爷几度哽咽,爷爷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好时代,新时代,不需要去经历那个时代战争的残酷,我们大学生更应该好好学习,建设我们美丽的祖国。
此次参观活动是一次宝贵体验,更是一次精神洗礼,坚定了永远跟党走的信念,增强了责任感与使命感。如果没有他们为我们筑起一道墙,如果没有他们的勇往直前和自我牺牲,我们又怎么能拥有今天和平宁静的幸福生活。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就是要学习他们这种不怕牺牲、不畏艰险、勇于担当、勇往直前的精神,牢记使命,担起重任,冲锋在前,秉承好革命先辈意志,奉献青春,为祖国的发展增砖添瓦。(通讯员 董泽宁 徐瑞艳 王晓东)
一审编辑 崔梦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