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2-03 作者: 浏览次数:次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思想的引领、文化的滋养、精神的支撑。要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意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萃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精华,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的深度融合,也是中华文化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发展。历史实践证明,中国发展进步的实践,离不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领和支撑。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坚持用中国竞彩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坚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持续抓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宣传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培育时代新风新貌,使各族人民形成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凝聚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正能量。
弘扬革命文化。革命文化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与改革中创造的,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价值追求、精神风范,展现了中华民族顽强不屈、坚韧不拔的民族气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要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加强革命文物保护,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用心用情讲好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让革命精神永放光芒。要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坚持把革命文化融入理想信念教育,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厚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红色底蕴。继续发扬革命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勇于克服艰难险阻,使革命文化成为激励人民奋勇前进的精神力量。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
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
要全面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更好更多地融入生产生活、贯穿国民教育始终。要做好历史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让中华文化通过实物实景实事得到充分展现、直抵人心。坚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切实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